当前位置:甘肃生活都市网 >> 文化 >> 有温度的设计让生活更美好!本次展览展示了“设计之都”上海的十年

有温度的设计让生活更美好!本次展览展示了“设计之都”上海的十年

发布于:2021-01-15 来源:网络转载

由上海美术学院和世博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温度设计——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暨2010年上海世博会十周年”近日在世博博物馆举行。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上海命名为全球创意城市“设计之都”,同年举办了“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共同成为上海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城市设计领域的成就不断反映上海的生活方式,体现上海的创意设计,传播上海的文化艺术,打造“上海品牌”,为提升上海形象发挥作用。

本次展览展示了不同领域设计作品的微妙之处,从贴近生活的设计要求出发,围绕如何利用设计提高幸福指数,服务美好生活,展示上海城市文化实力的提升,向世界展示中国美好生活建设的成就。展览共分“大美汉字”、“生机勃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化学习”、“感伤之城”、“趣味互动”、“热世博”六个板块,展出近130件优秀作品。

上海大学副校长聂青

上海大学副校长聂青表示,上海大学作为上海的高水平重点建设大学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参与者,融合了文化、艺术和技术,向世界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作为上海艺术院校的代表,展示了上海艺术设计的实力,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在世博会设计和研究方面进行了密切的交流,推动了研究成果为中国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服务。它在这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聂青表示,“为加快高校、文化创意企业、社团、园区、基地等联合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值此‘设计之都’称号授予十周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十周年之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世博博物馆在《馆院合作战略协议》框架下联合举办此次《有温度的设计》展览,以回顾和进一步推动上海设计创意产业发展。”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

“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帮助城市赋权,如何帮助我们找到最温暖、最感性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在接受采访时说,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对上海来说也是特殊的一年。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也是“2010上海世博会”十周年。本次展览展示了在美好生活背景下创意设计城市建设的成就。展览通过设计关注城市生活中的许多微妙变化,以反映城市文化温度,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在一系列设计实践和设计思维中展现设计温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可以改变城市,设计可以赋予行业权力,设计可以带来温度,为市民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金江波说。

本次展览在一系列设计实践和思考中展示的是设计温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其中,“大美汉字”一节

中,观众能看到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的汉字,一笔一划间凝聚了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以及中华民族对美的思考。十年间,汉字字体设计通过美学意识的传达见证着城市发展的点滴,通过设计的推广介入到时代审美的方方面面。而“汉字”这个充满魔力的词语,注定了汉字字体设计的襟怀——与传统文脉紧密相连,承载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当今传承传统、创新发展的探索中越发向上。

“有活力的非遗”板块中,非遗传承与当代设计相融合,更有温度,也更充满活力。传统与当代在这里相遇,承载着优秀中华文化的非遗传统工艺,讲述着独特的人文故事,守护城市文化记忆中最柔软的一面,也激发非遗的活力,让非遗重回生活,滋养城市文脉。

书店,已经成为市民汇聚阅读、休息、娱乐、休闲等多种体验方式于一身的“容器”,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乐意出入的“城市文化客厅”。在“有器度的书房”板块中,兼具颜值和人情味的书店空间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正是这种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设计创新的源动力。

从家园到社区,从闹市到近郊,设计连接着不同的人,连接着人们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纽带成为了城市人共同的情怀。在城市人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交互设计将艺术与科技融合,通过设计学路径将技术的变革带回社会公众的视野。本次展览中,许多设计就是通过多样的交互设计作品,展现为大众日常生活增添丰富体验的产品。

“设计改变生活。设计应该有温度、贴近民生、有烟火气,而不是高冷的。”一位观众这样述说自己对本次展览的观感。事实上,世博展馆里那些令人惊叹的创意,也正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次“有温度的设计”创意设计作品展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上海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指导下,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共同主办;由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中国大学生创意节、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